我校特聘教授Chad A. Mirkin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图文)
2017-11-28 17:21:00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于11月28日揭晓,我校Chad A. Mirkin特聘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生荣誉。2017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61人,外籍院士16人。

图为Chad A. Mirkin院士
Chad A. Mirkin系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医学院、工程院和艺术与科学院四院院士,在生物探测、标记和诊断方面具有高超的研究水准,发展了基于纳米颗粒的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发明了蘸笔纳米印刷术,拥有专利900多项。早在1996年,Chad A. Mirkn在实验中发现,DNA修饰的金纳米颗粒溶液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在蓝红两种颜色之间转换,从此开始了新一代医学诊断、治疗技术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研究,Chad A. Mirkin和他的团队在纳米科学和技术与药物研究相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采用金纳米颗粒包裹DNA进行药物转运,配置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药物,可用于艾滋病、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的治疗。
2013年,Chad A. Mirkin受聘我校特聘教授,现担任我校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研究所主要负责人。2015年,Chad A. Mirkin与美国工程院David R.Walt院士等组成团队入选我国第11批千人计划“顶尖千人与创新团队”项目支持。
作为我校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研究所负责人,Chad A. Mirkin团队致力在校搭建国际一流的化学、生物学与纳米科学等交叉领域的研究平台,解决当前重大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瓶颈,带动交叉式新学科跨越式发展。目前,该所率先引进了全国首台TERA-FAB及全国高校首台HD-1等先进仪器设备,从牛津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引进全职青年教授7人,在纳米生物学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JACS》(《美国化学会志》)等多个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此外,我校客座教授胡仕新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孙逢春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任编辑:李妍蓉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上一篇: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来校作“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及体会”专题报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