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兴蓬教授来校参加“教师教学工作坊”(图文)
2015-05-18 11:21:00
5月14日上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第十三期教师教学工作坊”在校办公楼205室举行。本次工作坊以“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为主题,特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兴蓬教授到场交流指导,旨在更好地开展教学服务与管理工作,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教务处副处长李勇军主持工作坊,来自各学院教学副院长、系主任及教务处相关人员约50余人参加。
工作坊中,郭兴蓬教授全面系统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理念、手段、路径、特色,实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及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制定实施等。
郭兴蓬教授指出,华中科技大学实施“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英才教育,着力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通过重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从180学分降到160学分;重建课程体系,压缩学时、学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郭兴蓬教授重点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教育部第一批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试点高校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是开展专业评估。该校组建专家小组对88个专业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一般的专业限期进行整改,对评估不合格的专业停止招生。二是对全校本科生做学情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有人生目标,但缺乏真正动力去努力学习、自主学习。三是对全校教师做教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有责任心,但对教学投入还需加强。
他还向在场的各位老师分享了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特色,即重点实施三块改革试验田,共同建构选优、培优、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一是启明学院面向全校选拔特优生,并为之配备导师,达到重点培养的目的。二是国家试点学院——光电学院面向全体学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创办国际示范学院,引进国外教育理论、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此外,华中科技大学还对教师团队进行了综合改革,实施主讲教师制度、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等,设立高水平教学成果奖,将教学与科研同等对待,从而更大层面上的惠及学生。
在交流互动环节,郭兴蓬教授就本科教学投入、人文学科定位、教学改革理念落实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在场老师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据悉,郭兴蓬是我校78级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毕业的校友。曾前往日本留学、工作近十年,回国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曾担任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校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现任教务处处长。
工作坊中,郭兴蓬教授全面系统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理念、手段、路径、特色,实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及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制定实施等。
郭兴蓬教授指出,华中科技大学实施“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英才教育,着力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通过重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从180学分降到160学分;重建课程体系,压缩学时、学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郭兴蓬教授重点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教育部第一批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试点高校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是开展专业评估。该校组建专家小组对88个专业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一般的专业限期进行整改,对评估不合格的专业停止招生。二是对全校本科生做学情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有人生目标,但缺乏真正动力去努力学习、自主学习。三是对全校教师做教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有责任心,但对教学投入还需加强。
他还向在场的各位老师分享了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特色,即重点实施三块改革试验田,共同建构选优、培优、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一是启明学院面向全校选拔特优生,并为之配备导师,达到重点培养的目的。二是国家试点学院——光电学院面向全体学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创办国际示范学院,引进国外教育理论、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此外,华中科技大学还对教师团队进行了综合改革,实施主讲教师制度、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等,设立高水平教学成果奖,将教学与科研同等对待,从而更大层面上的惠及学生。
在交流互动环节,郭兴蓬教授就本科教学投入、人文学科定位、教学改革理念落实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在场老师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据悉,郭兴蓬是我校78级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毕业的校友。曾前往日本留学、工作近十年,回国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曾担任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校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现任教务处处长。
